虽然我们保持着定力,坚信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不在学习方面抢跑,但白天上班我还是忍不住问了一下周围同事的孩子当初学拼音的情况。我觉得一件事情做得对不对,不光要有正确理论的支撑,还要有实践的验证吧。说到底,我们还是对目前的教育方式心存一丝忧虑。

跟几位探讨之后,其实大同小异,没有抢跑学拼音的在最初两个月非常累,孩子疲于应付,痛苦万分,家长也焦虑。不过,只要坚持,就像跑步中遇到了极点,过了这个坎,之后就一马平川了!不光是拼音,写字、认字都同样。除非天赋异禀,绝大部分孩子抢跑到三年级就要被未抢跑的追平了。究其原因,其一,本身小学要学的知识比较少,翻来覆去就这些内容;其二,绝大部分培训机构的教学远远不如课堂里经验丰富的老师所授的。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认真听,课后认真做作业比什么培训都强。

但这个理论谁都会讲,落实确异常艰难。上课我们管不到,我要求盛盛在上课时眼睛不能离开老师的眼睛。做作业时,盛盛就开始挑三拣四了,先选自己喜欢做的。对自己喜欢的异常投入,不太喜欢的也会应付,觉得难的、痛苦的(比如座位体前驱)最会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到家不也是端着手机刷吗?你现在静下心来去读读《春秋》试试?保准哈欠连天。不过,考试战场自从高考转到中考,把中考的竞争带到了小学。使得小学生累、家长累、老师累,只有培训学校开心地赚钱,这就是目前的现状,也许是集团办学的错,是几个重点中学下属的知名民办学校惹出来的问题。

抱怨归抱怨,学习还得学习。生活在这个环境,只能适应,我觉得我们可以在尺度上稍稍把握,还我们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