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的焦虑无处不在。工作上的,学习上的,就连晚上吃什么有时也会有焦虑。最近,不知道谁把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个焦虑卖给了我太太,她一转手就到我这里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了目前吃饭时讨论的热点问题,太太不管是家里吃饭,还是外边朋友聚会,总离不开房子和教育两个重要话题,而且自从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摇号政策开启后,房子往往和教育绑在了一起。现在很多人买房,首先考虑的是学区,买房不是为了自己住得舒适,根本不考虑离工作单位的距离,为了孩子能读好学校,舍近求远,每天通勤时间好几小时也无妨。孟母三迁的事例比比皆是。好像有了学区房,智商能加成,住在里边就感觉半条腿已经迈入了985。

那么,到底谁在贩卖教育的焦虑呢?很多人说是培训机构。网络上也有段子:“中年人的崩溃是在电梯间里,一进入电梯,齐刷刷地立着三面墙的广告:左边是女性的医美广告,右边是男性的植发广告,中间是中小学生在线教育的广告。”还好,这三样都跟我无关。太太虽是个爱美之人,但基本不化妆;我不秃头,只不过有点白;盛哥儿连学校作业都应付不过来,哪有时间去培训?我虽然对培训机构了解不多,但认为并不是培训机构在贩卖焦虑。有些有良好师资的培训机构还是有必要存在的,不然会饿着在学校吃不饱的高智商学生。焦虑主要来自虚无的攀比,也就是人云亦云。受上千年传统文化影响,学习好成了光宗耀祖的大事。有些家长甚至把孩子的学习看得比健康都重要。每天学校门口接孩子的妈妈们围成一圈,七嘴八舌谈论各自的教育经验。就这样,焦虑传导开来,让每个家长都有了些焦虑,都想给孩子加压。

那么怎么消除焦虑呢?佛教禅宗惠能祖师爷有诗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对,得提高修行。本来就不存在焦虑一说。如果还不明白,那么我建议,重温一下赵本山的经典小品《卖拐》,不要被忽悠成了买拐的范伟。